有了医疗保险,拿到了医保卡,这个有什么用呢?走在大街上不时能拿到小广告:医保卡套现,通常都要打6-8折,屡禁不止说明很有市场,很多药店甚至洗衣粉这些都能用医保卡刷,价格比超市要高但还是不少人去买。医保卡里的钱就这么不值钱?它是怎么来的。
医保卡里的钱是怎么来的:
社会统筹医疗保险组成:缴费基数为M:员工工资性收入+津贴。单位每年交纳8%M;员工个人每年交纳2%M;
单位缴费8%---6.6%至7%进入统筹账户(1%至1.4%进入个人账户)---住院费用;
个人缴费2%---2%进入个人账户(加上单位缴费1%至1.4%)---门诊费用。
假设:某单位一位30岁的员工年收入为2万元,办理社会医疗保险后,单位每年缴纳1600元;员工自己每年交纳400元。
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:个人交纳的400元+单位交纳的1600元(按规定35岁以下为1%;35以上为1.4%—年收入为基数),其余的1440元全部进入统筹账户。也就是说医保卡里的钱其实主要构成是自己缴纳的。
注:住院费用从统筹账户中报销,金额每人都一样;门诊费用从个人账户(即医保卡)中扣除,每人不一样。
保险额度:按统一标准享受待遇。同样的准入条件,收费标准相同,享受的待遇也相同,不存在高低差别。员工门诊费用可从个人账户中扣除,扣完以后由员工自行付费。员工住院费用按比例报销:1万元费用三级医院报销86%;1万至2万元费用三级医院报销88%;2万至4万元费用三级医院报销92%。如果员工连续几年不生病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累计滚存。
医保卡里的钱有什么用?
医保卡套现情况在全国都有,对此广州市医保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,“救命钱”不能随便用。个人账户是逐渐积累而成的,有病就用,没病积蓄,在参保人出现大病而需要个人缴纳的费用又较多时,个人账户累积的资金就会发挥重要作用,因此它是“救命钱”。如果参保人只为眼前利益而随便动用医保卡,很可能因小失大。